借款合同本质
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用一定数额的货币或物品,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的合同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,“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用金钱或其他标的物,在约定的期限内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。”
利息的法律性质
利息是指借款人对贷款人提供资金使用权的对价,是借款合同的必备条款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二十六条,没有约定利息的,视为没有利息。
不还利息的法律后果
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,借款人则不需要支付利息。但是,如果借款人违反了偿还借款本金的义务,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。
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二十六条规定,“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者约定不明确的,可以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惯例确定利率。双方都没有约定的,视为没有利息。”
民间借贷中的特殊情况
在民间借贷中,有时会出现“借50万还60万”的说法。这种说法通常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50万元,但实际需要偿还60万元,其中额外的10万元为利息。
对于这种民间借贷,如果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利息为10万元,那么借款人需要按照约定偿还利息。但是,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,则借款人只需要偿还50万元本金。
结语
综上所述,借款合同中的利息是借贷双方对价关系的体现,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,则借款人不需支付利息。但在民间借贷中,可能会出现“借50万还60万”的情况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利息的合法性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