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险认识:借贷合同陷阱
当实际借款金额远高于借条所载金额时,即存在利息陷阱和法律风险。此类借贷合同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合同,导致借款人承担不必要的风险。
利息陷阱
虚假借贷合同往往约定高额利息,超出法定利率上限。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息远高于借条所载金额,造成借款人经济损失。
法律风险
虚假借贷合同无效,借款人有权主张不还款。如果借贷关系被认定为虚假合同,借款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合同,免除还款义务。同时,放贷人可能因虚构借贷关系而承担刑事责任。
应对措施
借款人应注意借贷合同条款,避免签订虚假合同。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:
审查合同条款
仔细查看借贷合同,重点关注借款金额、利息约定、还款期限等关键条款。如有疑义,应咨询专业人士。
要求真实借条
要求放贷人出具真实借条,明确载明实际借款金额。此借条应由借款人签字确认,作为借贷关系的凭证。
录音取证
借贷协商过程可通过录音方式进行记录。录音可作为证据证明实际借款金额和利息约定,避免放贷人虚假陈述。
法律途径
如果发现借贷合同存在虚假,借款人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 *** :
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撤销合同,免除还款义务。
向 *** 机关报案,举报放贷人虚构借贷关系。
结语
借贷过程中应谨慎对待借贷合同,了解法律风险,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权益。通过审查合同、要求真实借条、录音取证等途径,借款人可以有效避免利息陷阱和法律风险,保障自身利益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