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利贷借款5万被起诉严惩:利息罚款更严苛
因借款5万元未按时还款而被起诉,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本金并支付高额利息及罚款,法院判决被告败诉,需偿还本金和法定利息,并对逾期资金加收罚息。此案引发公众关注,也再次提醒借款人警惕高利贷陷阱。
借款5万未还被起诉:法院判决败诉
据了解,原告与被告于2020年6月约定借贷5万元,约定借期为半年,利息为月息10%,逾期一天罚息500元。被告因资金周转困难,未能按期还款。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被告返还本金5万元、支付利息1.5万元及逾期罚息。
法院审理后认为,原被告之间的借贷行为虽然系自愿行为,但约定的利息远高于法定利率,属于高利贷借款。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LPR的四倍,超过部分无效。因此,双方约定的月息10%的利息属于无效条款,法院不予支持。
法定利息+罚息:借款人需承担更高成本
虽然原告不能获得约定的高额利息,但法院判决被告需返还本金并支付法定利息,并对逾期资金加收罚息。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民间借贷利率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,适用一年期LPR的四倍。目前,一年期LPR为4.65%,因此,本案中法定利息为月利率1.86%。
此外,法院还对被告的逾期资金加收罚息。罚息利率一般由借贷双方约定,如果没有约定,则适用法定利率的一倍。本案中,原告与被告未约定罚息利率,因此,法院适用法定利率的一倍,即月利率3.72%。
警惕高利贷陷阱:借款人应谨慎
本案再次提醒借款人,警惕高利贷陷阱。高利贷是指年利率超过36%的民间借贷行为,借款人不仅要承担高额利息,还可能面临 *** 催收、人身安全威胁等风险。
借款人应理性借贷,量力而行,避免因急需资金而落入高利贷陷阱。如果借款人遭遇高利贷,可向 *** 机关或人民法院寻求帮助,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法律法规完善:保护借款人权益
近年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护借款人权益,打击高利贷行为。《民法典》明确规定了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法定利率,超过部分无效;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也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认定和处理作出了详细规定。
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,为借款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。借款人应提高法律意识,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,避免因不当借贷而陷入困境。